接近年底,亲朋好友间聚餐的机会也多了起来,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医师提醒,若患者担心多吃导致病情变化让并发症提前报到,可定时监控空腹和饭后血糖,并与医师讨论更适合的控糖药物与饮食策略。
据台湾“今日新闻网”报道,今年60岁的家庭主妇阿好婶(化名),已经吃了10余年的口服降血糖药物,但空腹和饭后血糖一直控制得不是很好,肾功能也因此变差。眼看口服药已经吃到最大剂量,但血糖却总是降不下来,着急的医护人员频频劝导,建议可用胰岛素来控制病情,免得发生并发症。但阿好婶却因担心注射针剂会像毒品一样有上瘾的问题,而心生抗拒,尽管医师耐心说明这些是错误的观念,但她总是鸵鸟心态的安慰自己“应该没那么严重吧”。
没想到,最近阿好婶在家突然昏迷,住院后即被医师宣判需终身洗肾,懊悔的阿好婶说,千金难买早知道,当初若能早听医师的建议,也许现在就不用面临这个无法挽回的局面。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专家表示,部分糖尿病患者对于胰岛素治疗存有误解,常以为“注射胰岛素表示病情严重”、“会上瘾”、“会让生活不便”,而对胰岛素治疗有排斥心理,因此错过了治疗良机。甚至因长期空腹和饭后血糖控制成效差,引发如中风、肾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的遗憾。
另外,有些糖尿病人还会以为胰岛素剂量越大病情越重,而自行胡乱调整剂量。专家指出,医师在处方药物时,会综合考虑患者个人的情况,如血糖、体重、运动量、饮食习惯等等后,量身订作适合个人的胰岛素剂量与剂型。因此呼吁患者千万要确实遵照医嘱,并定时监控空腹和饭后血糖,以免病情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