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控制不理想
学术会议上,纪立农教授披露了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血压、血脂、血糖的全国性评估研究(简称“3B研究”)结果:七成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血脂异常等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但血压、血脂和血糖水平同时达标的患者仅有5.6%。
研究发现,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单纯罹患糖尿病的仅占27.9%,伴发高血压的占30.1%,伴发血脂异常的占12.2%,同时罹患糖尿病、高血压和血脂异常的“三高”患者占29.7%。这表明,目前存在“两高”或“三高”的糖尿病患者已达七成以上。在参与调查的患者中,超过一半的患者血糖水平控制不达标,仅有5.6%的患者血压、血脂、血糖水平同时控制达标。
研究发现,9.3%在门诊就诊的糖尿病患者未接受任何形式的血糖控制治疗,只有42.9%的糖尿病患者接受了抗高血压治疗,23.1%的糖尿病患者接受了调脂治疗,但抗高血压和调脂治疗的模式与《2010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推荐模式差距较大。项目从3B研究中挑选5000名至少有2项心血管病高危因素的患者进行3年非干预随访。在已完成的12个月观察中发现,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患者比例为3.5%,发生糖尿病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的比例达到8.1%。
这项研究于2010年由中国医师协会和默沙东联合开展,覆盖104家不同层级、地区的医院,共有730位医生和科研工作者参与,调研了25817名2型糖尿病患者。针对调查结果,项目负责人纪立农呼吁,我国糖尿病治疗方案需从盯着血糖达标的管理模式,转入控制患者血压、血脂和血糖水平的综合管理控制模式。
肝肾安全不能忘
“在对糖尿病肝肾安全认识的调查中,60%的媒体认为患者及其家属对潜在肝脏风险欠考虑,而高达70%的患者及家属对肾脏的潜在风险不了解。 ”纪立农教授表示,“我国糖尿病患病人数高达9240万,患病率居世界第一,且发病年龄有日益年轻化趋势。在糖尿病治疗中,由于过于注重当前病情的控制,缺乏预防后期并发症和肝肾功能减退的意识,我们发现很多患者在长期的降糖过程中出现肝肾功能下降,这必须引起重视。”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翁建平教授表示,“从调研结果显示,大家普遍对糖尿病肝肾安全的关注不够,了解和掌握糖尿病患者面临的肝肾风险的全面性和系统性还有待提高。 ”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母义明教授在分析该调研报告中指出:“近年来公众对糖尿病认知程度已经更趋科学化、理性化。但对于糖尿病并发症尤其是肝肾安全方面的认知误区仍然存在。 ”
据介绍,每年约有300个肾病患者当中,至少有48%是由于糖尿病造成的。亚裔糖尿病人群肾损发生率更高、发展速度更快,其中60%以上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有合并肾病。胰岛素分泌不足,使身体长期处在一个高糖的环境中,容易造成毛细血管硬化,患者的肾功能逐年递减,5年内四分之一的患者会进展为糖尿病肾病。如果不加重视,患者一旦发生肾损伤,出现持续性蛋白尿,则病情不可逆转,往往发展至终末期肾功能衰竭。
专家提醒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在饮食上清淡,适当增加体育锻炼,保持情绪平稳,戒烟限酒,保持充足睡眠等,都有利于血糖的控制和肝肾的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