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伦敦奥运会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运动健儿们在领奖台上无限荣耀,台下却是伤痛加身。除了体育训练本身的伤痛,还有一些疾病则是终身疾病——糖尿病。
奥运精神 糖尿病运动员演绎精彩奥运人生
奥运史上惟一一位连续参加五届奥运会并夺得5枚金牌的英国赛艇选手斯蒂文·雷德格雷夫;先后参加过三届奥运会、捧回了5金3银2铜共10块奖牌、身为打破400米混合泳接力赛世界纪录的成员之一的游泳健将加里·霍尔……他们用自己的人生传奇,演绎了世纪风采,赢得了世界的喝彩。
与糖尿病顽强抗争并且在奥运赛场摘金夺银的优秀运动员并不算少数。除以下提到的五位健将,还有美国棒球明星杰森·约翰逊、2006年冬奥会滑雪运动员克里斯·佛里曼等。面对糖尿病,他们没有投降,而是选择了与命运抗争,最终将辉煌载入了人类竞技史册。
第一位:斯蒂文·雷德格雷夫(生于1962年)
斯蒂文·雷德格雷夫曾被称为“最伟大的奥运会选手”。除了奥运会上取得的傲人成绩,在1986年到1999年间,雷德格雷夫还蝉联了9届世界锦标赛的冠军。2000年,雷德格雷夫被英国女王授予爵士爵位。
光环背后,史蒂夫需要承受的不仅仅是多年的辛苦训练,而且是一般人无法想象的健康问题———糖尿病。1997年时,他在训练时感到极度口渴,然后被确诊为糖尿病。通过注射胰岛素和正常饮食结合的治疗方式,雷德格雷夫控制了病情,维持了体力,并为2000年悉尼奥运会又进行了三年严格的训练。尽管那时的训练对他来说很痛苦,但他以超常的毅力,坚持了下来,并延续了不败神话,在悉尼奥运会上第5次夺金。悉尼奥运会后,雷德格雷夫正式退役。2008年4月,雷德格雷夫作为第一棒火炬手参加了北京2008奥运火炬在伦敦的传递。
第二位:加里·霍尔(生于1974年)
被称为“泳坛飞鱼”的美国老将加里·霍尔,是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时,赢得了2金1银并一举成名。然而1999年在备战悉尼奥运会期间,他被诊断为1型糖尿病。三名资深的医生都告诉他,要每天打胰岛素,不能参加游泳比赛,最多可做些轻度活动。理由很简单,糖尿病是一种可以影响肌肉能量代谢的疾病,没有一个糖尿病患者能够经受得住像奥运会竞持技比赛这么高氧代谢的运动。
他感到过绝望,但并没有放弃,最终在他被诊断患有糖尿病的5个月后,重返泳坛,参加了美国国家队。
2004年在雅典奥运会男子50米自由泳决赛上,他以0.01秒的优势勇夺金牌。四年后的雅典奥运会上,霍尔又蝉联了50米自由泳冠军,并获4×100米自由泳接力铜牌。当时已29岁的他还成为自1924年以来,美国游泳奥运冠军中年龄最高的选手。
第三位:克劳迪亚·格龙特曼(生于1974年)
克劳迪亚·格龙特曼是2002年盐湖城冬季奥运会的德国冰球女队前锋。她也是在1999年被诊断为糖尿病,当时暴瘦了10公斤,视力也受到严重影响。医生告诉她不能再参加比赛了。但在另一位助教的鼓励下,她边诊治边训练,甚至每天测4次至8次的血糖,终于在比赛中取得了好成绩,并于2006年参加了都灵冬奥会。
第四位:克里斯·贾维斯(生于1980年)
加拿大赛艇选手贾维斯14岁就被确诊为1型糖尿病,2008年时已经27岁的他,还在加拿大国家赛艇队积极训练,并参加了北京奥运会的双人或八人桨比赛。
身为糖尿病人,贾维斯和其他运动员最大的区别在于,每天都必须依靠最先进的胰岛素泵和实时动态血糖监测技术,以保证身体的正常运转和常规训练。
第五位:多莫克斯·弗扬斯基(生于1975年)
1996年时,弗扬斯基突然发现自己有一些不寻常的症状———恶心、极度口渴、尿频以及体重的减轻。经诊断,当时才21岁的弗扬斯基患有1型糖尿病。但是他通过系统科学的治疗,仍然坚持参加了两届奥运会,并在2000年奥运会赢得男单佩剑第4名、团体第5名以及2004年奥运会男单佩剑第10名、团体第5名的好成绩,成为匈牙利的一名击剑名将。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专家潘玲说道,常有1型糖尿病患者小朋友的父母非常沮丧地问我:“今后孩子怎么办呀?”他们对孩子的前途是一片迷茫。有的家长不让孩子去上体育课,还有孩子还被学校退学。其实只要我们掌握了控制血糖的技巧,每一位1型糖尿病患者都可以拥有自己美好的明天。
特别提醒:奥运冠军的经历能激励每一个人,其实每位糖尿病患者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激励其他患者。只要你能科学地控制自己的糖尿病,乐观地生活,适当地运动。因为糖尿病并非绝症。